人肺小动脉内皮细胞
英文名称:Human Pulmonary Arteriolar Endothelial Cells
货号: CP-H255
价格: ¥7380
产品信息
产品名称 | 人肺小动脉内皮细胞 | ||||||||||||||||||||
组织来源 | 肺小动脉组织 | ||||||||||||||||||||
产品规格 | 5×10^5Cells/T25 | ||||||||||||||||||||
细胞简介 | 人肺小动脉内皮细胞分离自肺小动脉组织;肺动脉干是短而粗的动脉,自右心室的动脉圆锥起始,向左后上方斜升,先在升主动脉根部的前面,继而至其左侧,至主动脉弓的下方,约在第5胸椎高度,分为左、右肺动脉。左肺动脉较短,横行向左,经左主支气管前方至左肺门,分两支进入左肺的上、下叶。右肺动脉较长,横行向右,经主动脉升部和上腔静脉的后方达右肺门,分3支进入右肺上、中、下叶。左、右肺动脉的各分支在肺实质内又反复分支,与支气管的分支伴行,最后达肺泡壁,形成稠密的毛细血管网。肺动脉输送的是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。在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有一结缔组织索,称动脉韧带。管径在0.3-1 mm之间,为小动脉(small-artery),小动脉包括粗细不等的几级分支,也属肌性动脉。较大的小动脉,内膜有明显的内弹性膜,中膜有几层平滑肌,外膜厚度与中膜相近,一般没有外弹性膜。口径在1mm以下的动脉,管壁有完整的平滑肌层及少量的弹性纤维和胶质纤维。小动脉是决定周围循环阻力大小的主要因素,也是调节微循环灌注量的“总开关”。典型的小动脉,其管壁的厚度与管径相比约为1:2。中膜的肌层相对比其他动脉为厚,当平滑肌在神经支配下强力收缩时,其管腔可以完全闭塞,而使血液不能流入它所分布的毛细血管内,从而增加了周围血液循环的阻力。如果有许多小动脉同时收缩,可使血压显著上升。反之,当小动脉的平滑肌舒张时,则可使大量的血液流入毛细血管,外周阻力明显下降,血压降低。终末小动脉(terminal arteri-ole)的口径为20-30 μm;后小动脉(metar-teriole),又称毛细血管前小动脉(precapil-lary arteriole)的口径为12-15 μm。管壁内均有较稀疏的平滑肌,在毛细血管前小动脉分支的起始部分,管壁平滑肌成分增厚,叫做毛细血管前括约肌(precapillary sphinc-ter),其收缩或舒张,可调节真毛细血管的血流量,是调节微循环灌注量的“分开关”。支配小动脉平滑肌的交感神经纤维,可延伸到终末小动脉和后小动脉的平滑肌细胞。在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上交感神经纤维特别丰富。肺小动脉内皮细胞呈单层多角形铺路石状分布,该细胞在维持血管内外的动态平衡、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和介质、维持凝血和纤溶的动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|
方法简介 | 普诺赛实验室分离的人肺小动脉内皮细胞采用胰蛋白酶-胶原酶联合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法、并通过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培养筛选制备而来,细胞总量约为5×10⁵ cells/瓶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|
质量检测 | 普诺赛实验室分离的人肺小动脉内皮细胞经CD31免疫荧光鉴定,纯度可达90%以上,且不含有HIV-1、HBV、HCV、支原体、细菌、酵母和真菌等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|
培养信息 |
|
-
期刊:FASEB JOURNAL
影响因子:4.4
-
期刊:BIOCHEMICAL GENETICS
DOI:10.1007/s10528-024-11007-w
影响因子:2.1
引用产品: 人肺小动脉内皮细胞
-
期刊: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
DOI:10.1016/j.ejphar.2023.176077
影响因子:5.0
引用产品: 人肺大动脉内皮细胞
-
期刊: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
DOI:10.1097/FJC.0000000000001505
影响因子:3.0

识别码示意图